对于本业尚且如此,更何况儒业之外的事了,尴尬了半天,文绉绉的说一句。“圣人云:我不如老圃也,微臣不仅不如老圃,就连少圃也不如呀。”听见老宋的意思,分明是瞧不起种地的嘛。朱涛就有些不爽,于是看了看这位文绉绉的先生。“宋先生,其实种地的学问很大,事关国计民生,不懂可不行啊,不如老圃可以学嘛。”听到这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后生,老气横秋的教训这位博学大儒,朱元璋暗自觉得好笑。也就是这位宋首辅,看到咱的面上不难为你,换个地方,你这说他试试,只怕早挨戒尺了。这个老宋曾经是朱标的老师,当时教朱标的时候相当严,朱元璋曾经特许他管教的时候“不死即可”。太子尚且如此惧怕宋濂,其他皇子可想而知。眼见朱涛硬刚宋濂,朱棣反而眯着眼睛看戏,心说:无知者无畏,等会儿你就知道这位宋先生是多么恐怖了,跟他讲学问,你不是班门弄斧吗?虽然看见朱家父子对朱涛相当的好,但宋濂清高脾气使然,也有些不服不愤。哼了一声:“圣贤之道,浩如烟海,老夫即使皓首穷经也未能学得一二,哪里能把时间浪费到那种下贱的事情上去。”朱涛站了起来:“宋先生,你错了!”宋濂大吃一惊:“少东家,老夫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身只读圣贤书,何错之有?”“读书的目的是什么?自然还是学以致用啊,否则你只读不用,纵然日破千卷,又有何益?”“这个……”这个宋濂虽然学问很大,但也只是理论型的人才,用现在话说就是教授性的人才,若让他处理一些实际事情,恐怕未必比李善长和刘伯温更好。所以听了朱涛这话,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么回答。就听朱涛又说:“宋先生说,一心只读圣贤书,这是学而致知,但光满腹经纶显然不行的,还要需要你的行动来检验你所学的东西,用得上就是对的,用不上,那就是屠龙之技,学了也无用,所以说学而致知并不难,难的是知行合一呀。”知行合一?自从有入学以来,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个概念。不仅这三位内阁首辅听了耳目一新,就连朱棣、朱标和朱元璋等三人也都精神一振。朱元璋站起身来。“涛儿,你这个知行合一的提法倒也新颖,不知出自何经何典?”朱涛笑了笑:“孩儿常读经典,就曾经琢磨一个问题,同样的半部论语,为什么有的人读了浑浑噩噩,有的人读了却能平定天下?就是因为能不能行的区别而已。”听了这话,宋濂的眼前一亮。作为太子的太傅,这个人是有一定傲骨的,有时候执拗起来,连朱元璋的面子都不卖,但也有文人喜欢求知的长处,听到了真理,也会欣喜若狂。就见他站了起来,恭恭敬敬的对朱涛抱了抱拳。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,少东家远见卓识,我服了!”刘伯温最知道朱元璋的心思,忽然问了一句。“少东家,你这套知行合一的理论不知道有没有现成的文本,能不能写下来叫我等拜读一下。”朱涛似笑非笑,没有马上答应。刘伯温失望的对朱元璋说:“老东家,看来是我强人所难啊。”这时候朱元璋在旁边说。“涛儿啊,有什么真知灼见,别藏着掖着,尽管说出来,这几位先生都是见过世面的,请他们指点一下,保你能扬名立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