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达是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,而蓝玉纯粹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圣明莫过于皇帝,大明天子朱元璋是开国之君,什么事什么人都看得透透的。所以,当刘伯温把这件事情向朱元璋陈奏的时候,便提前告知刘伯温一概照准。对于这次北伐,和上次征伐辽东一样,取胜凯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。这段时间,刘伯温一直在服用朱涛给他开的药,身体已经逐渐的痊愈了。按照朱元璋的嘱咐,他还是来到了朱涛的庄子上,让朱涛给他做一个全身检查,以便确定下来心里有数。大概有个一刻钟的功夫,朱涛脱下了白大褂,拿着一堆单子对刘伯温说。“刘先生,看来您最近保养的不错,应该也算是遵从的医嘱,之前的那些炎症和溃疡,现在已经全都好了。”听完朱涛的话,刘伯温心头大喜,很是郑重的给朱涛行了个礼,然后才说。“多谢少东家,如果不是您的妙手医治,恐怕我现在早就成了一抔黄土了。”两人互相客气了一番,又回到了客厅里,刘伯温却主动的提及了这次北伐的事宜。朱涛笑着问刘伯温说。“刘先生,您是一个账房先生,怎么也和我也和堂哥一样这样的关心国事,本不该您操心的问题吧。”刘伯温却笑着摇了摇头,回答说。“少东家是聪明的人,也应该知道覆巢之下无有完卵,大明如果没有安定的环境,我们岂能安心做事,安心做人!”朱涛点点头,他当然很清楚刘伯温说的对,也不再玩笑说道。“我是想听听,刘先生对于此次北伐有什么想法,此次是否能够顺利的收复北境,并且把那些北元余孽一股荡平!”听完朱涛的问题,刘伯温皱了一下眉头说。“燕王殿下英武善战,所部将士也都是百战之将,精兵无敌,可是要知道北境有元大都,城墙之坚固,可谓是固若金汤,真要是元军据城而守,只怕旷日持久,难收全功!”这话是刘伯温来故意考验朱涛的见识,没想到朱涛一句话就道破了北伐的实质,说道。“金汤并不在那些砖头瓦块之上,而在于百姓的心里,老百姓可并不管皇帝是谁,谁给他们好日子过,他们的心就向着谁!”而且说完这话之后,朱涛又补充了一句说。“刘先生,咱除了给国商司提供了一批毛瑟枪之外,还有一件东西,不是武器却胜过武器,必然给燕王殿下北伐扫清障碍。”朱涛总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,他的每一次发明都能够让人大吃一惊。因此,当朱涛这么说的时候,刘伯温并没有什么波澜,因为他已经见惯了这个少东家的本领。“少东家到底是什么东西?您快拿出来让我长长见识吧!”这时,朱涛招了招手,老唐拿了一本像书一样的东西过来。随便翻开了一下刘伯温就已经明白了,这是一本黄历。朱涛笑着说:“这个叫《大统历》,不是我的发明,只不过是在《授时历》的基础上加以了改编,删掉和增加了一些东西,更符合大明实际而已。”刘伯温翻看着这本历书,发现果然是一本很实用的黄历,很符合百姓所需的实际,不由得大加赞叹起来。“少东家果然是无所不通,我老刘佩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