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如瑞雍十二年的北疆打鞑子,战损低,胜果大,朝廷不还是牺牲了惠康伯两父子?

    打仗,这就是打仗!

    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。

    只是今时今日,温宴再回顾,她想的是,那么低的战损,为什么惠康伯和徐其则都没有活下来。

    战场上没有绝对的事。

    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    谁都有可能回不来。

    若是他们回来了呢?

    他们活下来?后头的事情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,什么样的偏差?

    尤其是,这辈子?温宴和徐家父子三人都打过交道。

    徐其则肖父?为人沉稳?很有章法,徐其润不同,他活泼又健谈。

    惠康伯作为温宴婚仪的主使?进退得当?行事稳妥。

    温子甫曾赞过惠康伯,说伯爷是一个很“正”的人。

    这么正的一个人,在好友平西侯一家蒙难时?为何连一根手指头的援手都没有伸出来?

    若说平惠康伯信了平西侯通敌?这不可能?一身正气的人?发现至交好友走上如此大逆不道的路?他会第一个跳出来骂?骂得痛心疾首。